央媒头条

中央级媒体+产业推介平台
央媒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 正文 >

空灵心学 道德养生——空明先生张汤荣

空灵心学 道德养生——空明先生张汤荣
2025-03-22 15:12:01 来源:  

​空明先生,俗名张汤荣,1942 年于湖北潜江呱呱坠地,后毕业于湖北大学。此前,他在教师与律师岗位默默耕耘二十余载,却因健康亮起红灯,无奈提前告别职场。20 世纪 70 年代,被体弱多病缠身的他,毅然投身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气功修炼领域。

寒来暑往,他日夜埋首研读佛、道养生典籍,风雨无阻。为求更高境界,他先后两度背井离乡,奔赴南海之滨潜心修行,一去便是三年。而后,又扎根荆门山区长达六载,参玄悟真,坚持实修实证。其间,他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每日勤恳苦行,不断坚定向道之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空明先生终得大成,领悟人体生命的奥秘、宇宙自然的玄机以及人生在世的真谛。他博采众长,创编中华民族神气功,又名世界人民神气功,简称神气功。同时,将道学、佛学、儒学与科学融会贯通著书立说,致力于教化天下学人、救治天下病人、唤醒天下迷人,在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

《老子》经中经五百言注解

前言

《老子》一文,又名《道德经》。顾名思议。此经是讲述道德的经典,是研究道德、修持道德、贯穿道德、把握道德、运用道德造福人类、造福自然、造福千秋万代的经典。明白了这个纲领,空明先生从五千言中,敬录五百金玉良言,名曰老子经中经,并加以注释,以使天下有缘之人提纲挈领,径入众妙之门。

全文如下:

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jiao音叫,即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议:道是可以言谈演讲的,言谈演讲的道不是永恒长存的真常之道。只是广开方便之门,随缘说法;名字是可以称谓的,称为的名字不是事物的本质。无名称为的道是天地的本始,有名可称的道,她是万物的母亲。因此,湛然寂灭、空心无念就可以感知大道的奥妙;经常举心动念,染有着空,就只能见到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形质幻相。有与无两者同出于道,亦即同出于心,只是名字不同,它们都是很玄妙的。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既是有,同时是无,那才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那才是生育天地、运行日月、常养万物的门径。

经文: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释义:道是什么呢?只能说她是恍惚。恍惚就是道心、天心、人心、万类之心合而为一,所谓合而为一,就是一心空灵,湛然澄澈,虚空法界,清清朗朗,明明亮亮,空空旷旷,浩浩荡荡。幽微渺茫中无象生象;玄远深邃中无物生物;窈冥昏默中真精充盈。这真精就是元始之精,其中充满了至灵的信息。

经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tuan音团,用手抓)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释义:以目视之,无色无形,不可以见,称它为夷;以耳听之,寂静无声,不可以闻,称它为希;以手抓之,极为细小,不可以得,称它为微。夷希微到底是什么?不可能有最终的答案。它们混三为一,非一非三,这便是精气神,这便是道。

经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 音聘,雌性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释义:虚谷之神,不生不死,这才是生生不息的玄牝所在。不勤不缓,出玄入牝;勿忘勿助,出有入无,这才是天地的根源。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绵绵不绝,运用并非紧迫勤苦。正所谓自古人忙神不忙。

经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释义:道以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空灵妙有的状态展现,亦是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万有万类自组织的状态展现,亦是以无生无灭的宇宙生命大灵元、无穷无尽的宇宙生命大潜能、无所不知的宇宙生命大智慧、无所不能的宇宙生命大神通、无所不有的宇宙生命大信息、无边无际的宇宙生命大虚空自显非相非非相的状态展现,这就是无为。因为无为,就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常养万物,就可以无大不覆,无小不入,通天彻地,无所不能。就象中华民族优秀的列祖列宗、历代得道成真的仙佛一样,他们可以乍生乍死;可以或男或女;可以忽老忽少;

可以妙有妙无;可以不饮不食,不饥不渴;可以不论寒暑,不冷不热;可以不惧虎狼,不畏刀兵;可以入水火不溺不焚;可以对日月无形无影;可以穿金石无阻无碍;可以出有入无,坐在立亡;

可以踏波走水,步空履虚;可以腾云驾雾,飞行三界。他们随心所欲,尽善尽美。他们真正做到了通天彻地,无所不能。这就是无不为。无不为的基础,根据,就是无为。无为是核心,是关键,是本质,是道体。无不为是作用,是表现,是德相。它们是二又是一。合二为一藏无限之生机,一分为二应无穷之造化。无为无不为就是道德两个字。有人说,无为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这完全是对老子所言无为的误解和曲解,简直无异于神魂颠倒的梦话,不过是这种人自己心中的消极无为,而不是老子所言的无为。老子的无为,实在是人间世上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作为。

经文:大道甚易,而民好径。

释义:大道平平坦坦,畅通无阻,而众人偏偏要行持旁门小法,走上岔道。

经文:清静为天下正。

释义:清静无为才是天下的大道正法。

经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释义:我的话简单明了,容易行持,然而天下人却无法知晓、不能行持。

经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夫唯道、善贷(施予,给予)且成。

释义:老天爷不用抗争、稳操胜券、不用争辩、天行有常。只有道、使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没有穷尽。

经文:天道无亲,常与养人。

释义:天道没有亲疏之别,但她始终与善人同体合类。

签文:上士闯道、勤而行之:中士:闯道、若春着亡、下士闯道、大笑之。

释义:根深缘大且具上等智慧的人、吩闻大道之后,就赋予行动、勤行苦行、实修实证;有根有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火缺智慧的人、听闻大道之后、将信将疑、孤疑不定;无根少缘的人、同憨头傻子、白痴无异,他们听闻大道后、以为稀奇古怪,放声大笑。

经文:是以亲人治:

释义:所以圣人修身治国平天下:

经文: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致虚极、小静笃(du音非,忠实)绝圣弃

、见素抱朴:

释义:胸怀著谷,一心空灵,使五脏真气充盈、使意志和弱、肮胎换骨、使筋骨坚强以成金刚。炼神还虚、登峰透报、守静归灵、至尊至诚。澳灭计虑,放弃才智、觉语太素,招握淳补

经文:擦其锐、鲜其粉、和其光、同其尘、家其总、闲其门、终生不勤、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释义:平易其形、和弱其气、安宁其心、清静其神、管摄六根、和光同尘,湛然寂静、内景不出、外景不入、可免终生脊碌。

在自己的身心上实修实证,必定修成真人。

经文: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抱一为天下式;

释义:眼见耳闻,幻相虚声明明白白,却谨守至道之精,昏昏默默。知道雄勇刚烈,却谨守雌柔低下,这便可以怀抱虚空法界,成为天下的楷模;

经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依清静无为,虚无自然之道而行,随阴阳有无、天时地利人和之缘而进,无起而起,无治而治,不执文字,不着语言。不须要千言万语,言多害身,事多害神。不如恬淡虚静,执中观心,笃守玄门;

经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释义:首先考虑天下众生,故能得到他人崇敬,不顾自己的安危得失而宽厚仁慈地对待他人,故而能久视长生;

经文: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释义:圣人救人,善于大开方便之门,故没有不可救药的人;圣人爱惜物命,物尽其用,故没有无用之物。圣人效法大道,始终不自以为大,因而成就了真正的伟大;

经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释义: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执着自己的血肉身相,当忘身以至于无我的时候,便能与道合真,能以妙空为体,到那时节,连世俗的我都不复存在,还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经文:载营(魂)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镜子),能无疵(ci 音刺,毛病)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 he 音河,关闭),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释义:身心合一,神形俱妙,能不相分离吗?专心致志在气上作功夫,能使气柔和得象婴儿一样吗?洗心涤虚,反观内照,能不生邪妄吗?治国爱民,使民淳朴,能清静无为吗?动静开合,出有入无,能虚静柔弱吗?学理行理,明理穷理,能大智若愚吗?

经文:以道莅(li音立,到)天下,其鬼不神;

释义:用道来应对天下,魔鬼也不能作祟。

经文: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释义:所以圣人知其道明其德,而不炫耀自己。爱惜自己的身心至宝,而不追求名利地位,显尊显责。存心无为,所以没有夫败可言,不扶着贪求,所以不可能失道。

经文:慎终而如始,则无败事。

释义:自始至终,诚慎恐惧,如履蹲冰,就不会发生失败的事。

经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功德圆满,名声成就,即能耗胎换骨,超儿入生,但有妙相,不见祖质,食众生体,别得法身,从而退出地球人籍,加入外星仙藉,这是大道的奥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