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中医产业集团简介
景龙中医产业集团是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 集团,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与国际化,构建了覆盖全产 业链的中医药生态体系。
一、核心根基:于氏百年中医传承与创新引领
集团以于氏中医百年传承为根基,董事长于景龙作为第四代传承 人,融合现代理念推动传统技艺升级。
家族核心技艺
传承“中医精准治疗顽固性皮肤疾病内服外敷疗法”、“中医外治 疗法”、“皮肤经络调养法”三项核心技艺,历经四代革新。
传承脉络
1856年,第一代于明芮(宫廷御医)奠定“气血不畅则病生” 理论,研制“癣宵靖膏贴”,打下药物调理基础;
第二代李慧文发明“癣百卿药水”,革新药物剂型;
第三代于宏发改良湿热敷技术,确立“三温三透”操作规范,完 善物理调养法;
第四代于景龙融合现代医学,创新“于氏排瘀疗法”,编制企业 标准,构建“景龙元”智慧医疗体系。
第四代传承人于景龙
师从红墙御医胡维勤、国医大师李佃贵,提出“易医融合”体系,拥有哲学博士及中医哲学博士学位,擅长顽固性皮肤病及疑难病症的 治疗。兼任20余项国内外重要职务:如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中医全科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皮肤病首席专家、中药信息协会会员、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邀健康顾问等,获“全国雷锋式人物”、“共和国中医杰出贡献人物”、“全国非药 物疗法带头人”、“中医战略哲学家”等多项荣誉。
二、全产业链布局:八大板块协同的闭环生态
集团通过八大业务板块,形成覆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培训-文化传播”的全链条运营,各板块分工明确且协同联动,支撑集团稳健发展:
三、核心产品: “景龙元”系列的三位一体生态
“景龙元”系列是集团核心产品,构建“技术-产品-服务”生态 链,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中国人民保险承保,为马达加斯加驻 华大使馆指定用品,涵盖三类:
皮肤系列:如“癣宵靖™导光凝胶”、“癣百卿™导光凝胶”等;
药食同源系列:如“人参地黄枇杷压片糖果”等;
经络调养及护理系列:如“三伏卫戍™穴位压力刺激贴”、“本草 肤络清薰包”、“女性娇颜护理贴”等。
四、发展愿景:成为中医药国际化标杆
集团以“传承中医药国粹,创新现代化发展”为使命,融合传统 智慧与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诊疗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未来将进 一步完善产业链、强化研发、拓展国际市场,致力于成为中医药文化 传播使者与产业创新标杆,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景龙中医产业集团一行赴安康考察 共探道地药材发展新路径
2025 年 7 月 19 日上午,景龙中医产业集团董事长于景龙、陕西 地标协会会长武晋仓、丰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尚淑莉等组成考察团,赴 安康开展道地药材产业考察,首站走进镇平县。
在副县长谢国勇的陪同下,考察团首先深入当地林麝养殖场,实地调研“镇平麝”的养殖现状与取香技术。养殖场董事长王刚详细介 绍了林麝培育的核心技术与科学采香工艺,让考察团对这一珍稀药用 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有了直观且深入的认识。
交流环节中,各方围绕优质药材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探讨:
尚淑莉主任聚焦生态保护与法治保障,提出需深耕原生态环境守 护,丰瑞律师事务所将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为资源保护筑牢法治屏障。
武晋仓会长从品牌战略角度出发,强调优质药材应强化知识产权 与地理标志保护,协会将协助推进相关地标申报工作,助力“镇平麝” 打响地域特色品牌。
于景龙董事长立足中医药惠民初心,提出“优质药材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强调要让道地药材真正服务于全民健康事业。
谢国勇副县长表示,镇平县将以规模化研发为抓手,强化品牌建 设与产权保护,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期待与各方深化合作、推动成果落地。
随后,考察团转赴平利县,在绞股蓝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系统学习原生态绞股蓝的培育技术与多元应用。馆长全面讲解了绞股蓝的种植历史、药用价值及产业发展历程,让考察团对道地药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于民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考察不仅深化了对林麝、绞股蓝等安康道地药材的认知,更在交流中凝聚了“以药惠民、以业兴农”的共识。各方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秉持务实合作的决心,将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景龙中医产业集团
2025 年7月19日
于景龙院长收徒仪式圆满完成 中医技艺传承再谱新篇
7 月 17 日,“于景龙院长收徒仪式”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圆满完成。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中医技艺传承的重要时刻——弟子张梓琦正式拜入于景龙院长门下,成为其中医技艺的传承弟子。
仪式开篇:以文化为基,筑传承之台
仪式伊始,景龙中医院院歌悠扬响起,旋律中蕴含的中医文化千年底蕴,为这场传承盛典奠定了厚重基调。主持人以“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尊师重道,美德绵延”破题,点明此次仪式不仅是师徒缘分的缔结,更是中医文化传承的郑重实践。
活动特邀茂盛酒店董事长、中国烹饪大师、蓝田县烹饪餐饮旅游行业商会会长、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茂盛扯面”传承人段均彦先生作为见证嘉宾。段均彦在致辞中指出,传统技艺的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核心纽带,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瑰宝,其传承与创新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度肯定了此次收徒仪式的价值。
师者风采:承世家之学,拓创新之路
作为此次仪式的核心人物,于景龙院长的专业背景与行业成就备受瞩目。他出身御医世家,是“祖传于氏中医精准治疗顽固性皮肤疾病内服外敷疗法”、“于氏中医外治疗法”、“于氏皮肤经络调养法”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同时独创“于氏排瘀疗法”。其师承体系深厚,先后师从“红墙御医”胡维勤与“国医大师”李佃贵,兼具中国医科大学中药学专业背景、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四川分院哲学博士学位及美国道格拉斯大学中医哲学博士学位。
多年来,于景龙院长深耕中医领域,首创“景龙元”智慧医疗体系与“易医融合”诊疗体系,在中医传承与创新领域成果卓著。他在致辞中阐释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动态观与“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思维,强调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观天地、悟生命”的哲学体系。这番论述深刻揭示了传承背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践行,引发在场嘉宾强烈共鸣。
随后播放的专题视频,系统展现了于景龙院长将中医哲学融入临床实践的历程,以及推动景龙元品牌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轨迹,进一步印证了其在中医传承领域的深耕与突破。
核心环节:以礼仪为证,立传承之约
收徒仪式核心环节按传统礼仪有序推进。首先,于景龙院长上座,接受弟子礼敬。随后,弟子张梓琦怀着对中医的赤诚之心登台,在众人见证下正式开启传承之路。
仪式现场,张梓琦面向恩师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致敬恩师栽培之德,立诚心、精心、细心、耐心之志;
再鞠躬:表钻研医术之诚,持勤学、勤问、勤看、勤听之心;
三鞠躬:明传承发展之任,树成长、成熟、成才、成功之愿。
礼毕,张梓琦向恩师敬茶,以“师傅,请喝茶”的郑重问候,承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随后,张梓琦郑重递交拜师帖,以文字形式立下传承誓言。于景龙院长回赠回徒帖与亲笔题写的“于氏中医传承人”字画,并为其赐名“墨瑶”。
“墨”字喻指典籍的厚重与学海的深沉,寄望徒弟能以笔墨为舟,深耕医理;“瑶”字取美玉之纯粹,既象征医者仁心的洁净,也期盼其能如美玉般历经磨砺而成器,肩负起传承医道的使命。
仪式现场,于景龙院长还为张梓琦授予“非遗技艺传承证书”及牌匾,师徒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
各方寄语:聚亲师之力,盼薪火之传
张梓琦父亲作为家属代表发言,对于景龙院长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寄语女儿以敬畏之心传承中医技艺,以精进之志践行医者使命,言辞间满含对中医传承的认同与期待。
仪式中,于景龙院长还介绍了“景龙元”系列创新成果。该系列产品是祖辈相传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打破经验壁垒、以智能化升级诊疗流程,生动诠释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的发展理念,为非遗技艺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实践范本。
仪式结语:承千年智慧,启未来之程
此次收徒仪式的圆满完成,既是景龙中医技艺传承的里程碑事件,更折射出传统医学在当代的创新活力。随着师徒传承纽带的正式缔结,景龙中医将在坚守“天人合一”哲学内核的基础上,持续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传承实践不仅为中医技艺的活态传承提供了鲜活案例,更将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让千年智慧持续惠及民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