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头条

中央级媒体+产业推介平台
央媒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艺术 > 正文 >

诗韵中的时代风华与家国情怀——评任玉岭百首诗词 作者◎张学范

诗韵中的时代风华与家国情怀——评任玉岭百首诗词 作者◎张学范
2025-02-26 15:39:49 来源:  
诗韵中的时代风华与家国情怀

——评任玉岭百首诗词 作者◎张学范

任玉岭,是一位在多个领域熠熠生辉的人物,作为著名经济学家、科学家,他以敏锐而科学的洞察力剖析经济发展脉络,为国家经济建设建言献策;身为书画家,其笔墨间流淌着独特的艺术韵味,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担任国务院参事和全国政协常委期间,他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作为诗人,他用灵动的诗句,抒发着对生活、对家国的热爱与思考,在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在任玉岭颂红县的百首长诗中,宏大的叙事结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尤为引人注目。任玉岭这些长诗一是建党100周年时应央媒头条约稿开始撰写的,他以丰富的阅历和对革命老区红县的考察所见、所感,推出了宛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时代的风云变幻、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个人的心灵历程一一呈现。

从内容上看,任玉岭的百首长诗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现实、自然、人生等诸多方面。以《颂毛润之》为例,此诗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而作,是央媒头条刊出的颂红县百首长诗之外的加塞作品,诗人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回溯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从韶山冲的诞生,到橘子洲头的壮志豪情;从秋收起义的烽火,到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从延安窑洞的灯光,到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诗人将毛泽东的重要人生节点和历史功绩串联起来,展现了这位伟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歌颂了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精神。诗句“泽东此出生,韶山红光闪,照亮滴水洞,浏阳河浪翻”,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毛泽东诞生时的不凡气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秋收率起义,武装夺政权。寻求胜利路,奔向井冈山”,简洁而有力地概括了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让读者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通过这首长诗,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深刻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辛与伟大,以及毛泽东的卓越领导才能和深远影响。

任玉岭的百首长诗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还紧密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了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和旧貌换新颜,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的生机盎然与巨大变化。用诗句记录下很多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也展现了各地在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诗作既是对现实的生动写照,也是对时代发展的热情讴歌,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大爱之情和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深切关怀。

在艺术特色上,任玉岭的长诗展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诗句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都得以巧妙运用,特别值得一提的他的每首长诗都是一韵到底,这是十分难得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为诗歌增添了不少韵味。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写道“三九桃花现,三伏洞结冰”“青砖黛瓦美,壁画并飞檐”,生动地展现出少有的地方特色和物像的美丽画卷,让读者如临其境,美不胜收。对偶句的运用也使诗歌的形式更加工整、韵律更加和谐。如“豪情贯长虹,胆魄撼人寰”,“高山筑水渠,天河空中现”,以豪迈的语言展现出人和事物的高大雄伟和英雄气概,增强了诗歌的壮观和气势。

长诗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在叙述历史事件或现实故事时,诗人既有对重大情节的详细描述,又有对关键环节的简洁概括,使诗歌既有丰富的细节,又不失整体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在讲述革命历史时,对于重要战役的描写,诗人会详细刻画战斗的激烈场面和血雨腥风的场面,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可恨与残酷;而在过渡到下一个历史阶段时,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衔接,使诗歌的叙事节奏紧凑而不拖沓,引导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顺畅地遨游。

任玉岭的长诗在语言运用上也独具匠心,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典雅。他摒弃了晦涩难懂的词汇和生僻的表达方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还是普通大众,都能从他的诗歌中找到共鸣。同时,诗人又做到了巧妙地引经据典和大胆的使用数据,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例如,“津门南开密群科,济世为民宏图展。掉头东去为蹈海,赴法结识马列先”“平山过千座,石方两千万。渡槽一百五,隧洞二百三。”诗人对这些的诗歌典故和大量数字运用之熟练,是对诗歌创作的突破,显示了诗人的大胆和创新。

任玉岭的百首诗词,思想内涵深广、题材内容丰富,艺术特色独具,展现了一位既是经济学家、科学家,又是书画家和诗人的他对时代、对家国的深情关注和多元思考。他的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红色历史的展现,更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弘扬。它们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融,让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领悟到历史的厚重和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力量。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任玉岭的诗词必将会永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给更多后来人带来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张学范 (环球时报总编)

2025年2月23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