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美黄陂的青山绿水间,李刚明早年寻得一处心灵的栖息之所——道店村铁咀湾,他利用业余时间与他的妻子杨金萍女士在他的家乡铁咀湾开创铁咀生态园,热汗泼洒蔬果油绿,银镰挥舞麦稻成熟。鹊燕鸡,飞往空中舞高低;沟河溪,水入大海连东西;鞋帽衣,温暖主人锦四季;儿女妻,家庭和谐万事利;等等,都是他眼中的诗情画意。与松、竹、梅;杨、柳、桃;月、星、云;风、雪、雨;师、亲、友;苦、辣、甜;真、善、美;等等,一切自然、生活和文化的元素结有不解之缘,以此作诗,从此他踏上了田园诗的创作之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是艺术的源头,将朴实的爱融入这片土地,他爱祖国,爱家乡,爱他周围的一切,并将这种永恒的爱镶嵌在诗的字里行间,用赋比兴的手法创作出和他人不一样的别有洞天,让诗的意境呈螺旋式上升,如同翱翔的雄鹰冲出乌云喜见上方的红日蓝天。他耕耘不辍,直赴春华秋实;他浮想联翩,敦促铺纸执笔,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地道的田园生活,使创作根深叶茂,农家乐的喂猪养狗,在夕阳里摘瓜,在池中握锹挖藕,与古代诗人们的田园对接,更沾几分地气,与现实田园中割谷栽秧的父老乡亲热情对话,又多了一点庄稼人的体味,与他接触的一切都成了他诗歌创作垂手可得的丰富营养,滋养诗词的种子生根发芽逐渐长大,并开出万紫千红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铁咀田园给了他无限的启迪与灵感,并将田园的概念不断引伸和扩展,远超那个一田三分地的狭小范围,正如同他所写的诗“我是一棵小草”,让人不但看到春天的青草红花,还看到吃草欢快的牛羊马,以及马背上驮起的雨后彩虹,以此打开别开生面的另外一扇新的田园窗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读书的珍珠校园、他学医的孝感卫校、他工作的天河医院,那是他生命的田园;他写诗作词的天河街诗词楹联学会、汉北诗会、野草诗社、樱花诗社等等,那是他艺术的田园。在田园中,他让自己努力成长为一棵大树,并写出大量的赞美之歌以回报栽培他的辛勤园丁!
艺术之美,如同潺潺流水,洗涤心灵的尘埃,让内心重归宁静。艺术就是美,美就是艺术,李刚明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撼。春日的繁花似锦,于是他写下了“我是春天,开花芬芳了大地,结果甜美了人间,送温暖那是我的激情万千”;夏日的绿树成荫,于是他写下了“春以花为傲,夏以果为荣,人因人生的夏热夏雨,才丰满事业的羽翼,才绽放生命的彩虹”;秋日的金风送爽,于是他写下了“秋不仅仅是色彩,更多的是实实在在”;冬日的银装素裹,于是他写下了“我是雪,我用飞舞,装点人们的梦,我用纯洁,成就人们的爱,我用沉落的玉毯,铺起人们脚下银色的世界”。为了寻找艺术的美,他经常漫步于田间小径,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倾听着鸟儿的歌声,思绪如泉涌,诗句自然流淌而出。
铁咀是作者文学发掘的富矿,作者乐此不疲日夜忘我开采,正如陶渊明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于是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如崔护独自到长安城南郊外一游,偶遇一户人家,院内桃花盛开,娇艳欲滴,于是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所以诗词的宝藏可以说到处都是,由于李刚明善于发现,并大力挖掘艺术价值的深度,他诗中的槐桑麻、牛马羊、鸡鹅鸽、等等都带着强烈的人格个性游说着坚强勇敢,和人一样追求安泰和谐的幸福生活,并向往世界和平,这些都在他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他写的“我是一带一路百合花,我祝贺有情人百年好合,我祝福人类和平相处亲如一家”。
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进入家门,儿女学习读诗文,离家出走,陪伴父母三峡游。对于李刚明来说,家更是一根纽带,一头系着孙小,一头系着父老;家更像一条扁担,一端挑着爱情,一端挑着责任。家和国是生存生命生活的乐土,是永远不能抛弃的,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思想,像宝石一样在他的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家更应该是责任的肩膀,担起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义务,还有共同托起事业的高楼大厦”,“家应该是与心上人,志同道合奋发图强,即使住在茅草小屋,也能听到笑语飞扬”,多么形象逼真朴实的语言,承载着理想与奉献!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儿女是树上结的果,是䕨上长的瓜;儿女是早上升起的旭日,是老根冒出的新芽;儿女是生命的延续,是心头的牵挂,血浓于水呀!总让人热泪挥洒!他把文学的种子,播在他一儿一女的心田,开出诗词的天山雪莲花,形成艺术的奇观异景让人赞夸!李刚明对孩子的鼓励火热了孩子的青春年华,“孩子请快快长大,挺起你们的腰杆,迈开你们的步伐,学着桃李 开花结果!学做劲松,坚韧挺拔!”,多么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诗句,像奔腾的黄河!像驰骋的骏马!
坎坷的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缺少了经历,就像长江缺少了水,就像水中缺失了鱼,艺术在漫长的经历中从美走向更美,李刚明丰富多彩的传奇人生,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最先是一个勤劳的小农民,四岁的他在炎热的夏天顶着烈日在田里拾谷穗,五岁的他在地里冒着凛冽的冬风栽油菜,于是他后来写下“大籽油菜一尺高的苗,像一个穿着绿衣的小美女,笔直着腰个个把头高举,从附近的浅沟挑上来的清水,在她的脚下泼成了春雨”,十岁的他打着赤脚在长满菱角的后湖挖藕,于是他后来写下“星点灯,风擦汗,傍晚还在池中忙,与荷姑握手腕,同藕女踏泥潭,满身沾芬芳”,生活的一切苦难,常人视之为毒蛇猛兽,却都被他酿成诗词的美酒香茶,让人品尝,回味无穷!
人生的经历像书不断地翻开新的一页,并在英雄的武汉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惊心动魄的浩劫,作为一名近60岁检验科医生,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接受了院方领导安排的咽喉采样的重任,从2020年2月6日至2021年12月28日,在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期间,他穿梭在天河医院、天河一鸣酒店、天河水岸酒店、等等,十几处进行咽喉采样,冒着路途中的狂风暴雨,有时更是通宵达旦,他一直在坚持,并说“永远也不能当逃兵,哪怕去死!”,在短暂的工作间隙,他写下“除夕的红灯笼还未点亮,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很多辛勤的白衣天使,倒在抗疫的战场,倒下引来更多逆行而上”;他写下“我那神圣的白衣,飞舞爱的银雪,铺盖情的玉絮,绝对不能让黑色的污迹代替”;他写下“我们知道,由于长期与疫魔零距离接触,我们也会被感染甚至倒下,但是我们要让活着时的意志,像铜像钢像铁,即使死去,我们也要让无染的白衣,在死亡的沙漠,开出胜利的鲜花,长出希望的绿叶”,大量像这样激动人心的抗疫诗歌,通过上百家媒体多次跟踪报道,鼓舞了人心!昂扬了无数的抗疫英雄!
经历也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经历春夏秋冬,最后又回到春的原点,农民和医生是他人生的部分,而诗至始至终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的原点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祖国为人民写好每一首诗,诗沉浸于他的骨髓,在他沸腾的鲜血里荡漾!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利他,李刚明先生认为人生最高境界还包括悟道、行道、传道,当他悟到了人生的本质,还让自己身体行力,自己有了收获还要传道于别人,就像太阳温暖了自己,还把温暖洒给人间,诗不能仅仅停留在闲庭闭室,应该像东风吹满长城内外五湖四海,于是他将诗化作甘甜的雨露洒在华师附小、洒在黄陂二程书院、洒在中国文化进万家高峰论坛、洒在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洒在北京地铁、洒在国家会议中心、洒在中学生频道、洒在中央电视台、等等,并在环球旅游频道、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德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等等,让诗的春雨溅出美丽的浪花!澎湃成蓝色的海洋!
伟大的事业,靠的是行走的脚步去接近,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完成,李刚明诗歌铿锵有力的脚步,沾着池中荷花的芬芳从铁咀田园,迈向武汉、迈向湖北、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啊!一路走来,多少曲折!多少慷慨!一位妙笔生花的诗人!一位激情燃烧的诗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位荣膺盛誉的诗人!他的人,他的事,他的诗,除了爱还是爱,他爱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国!他爱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他目睹温室效应频发的残酷自然现象,在武汉夏天近几年最高气温常达四十三度之时,他用淋漓全身的大汗化作激怒的翰墨愤然写下“保护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她那甘甜的乳汁,在海洋在河流;保护地球,红日同明月,光辉了她的眼眸,青山与绿水,是她美丽的衣裘;保护地球,地球母亲身患重病正发高烧,附在她体上的万物即将烤熟;保护地球,那是在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那是在确保世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李刚明诗歌欣赏
李刚明简介
李刚明 网名:田园诗之乡,男 ,1962年6月生,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人。
全球影响力时代华人网“荣誉主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2022年全球华人艺坛金马奖获得者,庆祝建党100周年个性化邮票全球发行人物,环球旅游频道美丽中国栏目组特邀导师,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特邀艺术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文创时代》栏目组理事,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美育视界》栏目艺术指导,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时代人物》栏目艺术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特聘艺术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华夏之声》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教育培训中心首席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文学系客座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冬奥会艺术大使,新(新加坡)中文化交流特使,国家对外友好文化使者,一带一路文化形象大使。
被央视总台《文化强国》栏目组官网专题报道《传承经典 时代榜样》全国两会重点推选艺术家,被央视总台《文化强国》栏目组授予“2021年度文化强国领军人物”、授予“全国优秀文化传承代表人物”、特别授予“2022年献礼全国两会优秀艺术名家”、特别授予“献礼二十大文化传承代表人物”、特别邀请担任央视总台《文化强国》栏目组首批高级智库“教授级高工”。并接受央视总台《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专访,接受《“新百年-新征程”电视人物访谈》专访,接受《搜星中国-2023中学生频道全国文艺电视现场采访》专访,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发展论坛采访》专访,接受《圣地传薪-首届全国艺术名家华彩盛典》专访。
由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时代人物》栏目颁发:《时代人物艺术顾问名家——李刚明艺术工作室》,由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栏目、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组共同研究决定特别颁发:《李刚明中国艺术名家诗词工作室》、《中国诗词艺术创作基地》和《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工作证》,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颁发:《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优秀艺术家李刚明创作基地》,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艺术投资专业委员会颁发:《李刚明工作室———具有投资价值艺术品创作示范基地》,由中誉国际当代名师名家俱乐部工作委员会颁发:李刚明(雄安新区主理人)中国名师名家工作研究室”。
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名誉主席,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诗歌研究院首批文学博士,《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文化艺术编辑委员会特约编委,大型国际艺术交流刊物—《世界艺术年鉴1922–2022》副主编,荣获国际艺术家功勋荣誉称号等。
被有关机构授予2020喜迎两会“德艺双馨文学家”,2020年最具影响力功勋文艺家,建国70周年-新时代(经典)艺术家,中国功勋艺术家,新时代-诗歌艺术领军人物,新时代文化创新领军人物,首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中国诗歌艺术杰出模范人物,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榜样人物,中国非遗传承年度代表人物,2023中国非遗年度影响人物,中国新时代艺坛楷模等等。
在《中华诗歌大赛杰出诗人精英荟萃榜》评选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冠军”,在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中荣获金奖和“最美诗歌奖”,在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诗作《教育是水岸堤坝》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美育中国文体嘉年(北京国家体育场总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
个人事迹与部分作品在国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多次跟踪报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级期刊《中华英才半月刊》,国家一级期刊《中国军转民杂志》,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世界互联之窗》,《国际环球快报》,《环球周刊网》,《中国头条在线》,《中国新闻联播网》,《中华网》,《中华人物榜》,《华夏名人访谈》,《华人头条》,《华人日报》,纽约每日新闻英文网,美国时代周刊英文网,美国新科技英文网,阿联酋新闻英文网,英国卫报英文网,洛杉矶时报英文网,华尔街日报英文网等等。作品《我是一轮明月》、《我是一道彩虹》、《我是一朵桃花》、《我是一片沃土》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作品《看三峡大坝》、《黄花涝村边的府河》分别被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荣誉收藏。部分作品展播在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北京地铁、环球旅游频道、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2023年9月22日,以“国家对外友好文化使者”的身份,荣幸会见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德国前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并合影留念。
2024年1月1日,以“一带一路文化形象大使”的身份,荣幸会见了波兰科莫罗夫斯基总统并合影留念,并参加了总统杯-和平使者颁奖盛典暨波兰科莫罗夫斯基总统欢迎晚宴。